2013年11月2日 星期六

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

螢幕中的世界的另外一個世界。

明明只是播放著另一個人的人生(無中斷的)卻吸引了全球人的目光

為什麼?明明就只是一個過著跟自己一樣生活,跟自己一樣是個平凡人的.....節目。

是因為每個人總覺得別人的日子比自己的日子來的有趣的關係?

還是因為每個人只是想要藉由這樣一個接近自己的演員,節目,來進一步幫助自己找到所謂的出口?

所謂的....結局?

 

人們只會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事物。

造成這樣的原因,是不是因為我們對於看不見的東西(並不是指鬼怪)都會感到恐懼和懷疑?

還有在我們心裡、腦裡早已經根深蒂固的觀念。

就是要看的到,才足以證明其存在。

如果想要打翻這個論點,問題就來了.....

你看不見的東西,又該要如何證明它的存在?只藉由自己打從心裡的相信嗎?

 

導出螢幕中另一個世界的電影製作人,我不得不佩服他的『創造力』、科技的力量還有財力

只是就算他再怎麼會設計、創造還是無法算到人情感的不可預知性

還有身為人發覺力。

 

人,總是會希望自己活在某部電影世界裡,而不是這個....

充滿著相對、醜陋、謊言的現實世界

只是我們之所以會認為另一頭世界的美好,是因為那頭世界的人們打從心底認為並覺得

自己所處的世界是存在的,唯一真實的。

 

突然想到了電影『香草天空

只是這兩者片的不同點是,楚門的世界一開始就表明了。

楚門所處的世界是一個虛構的世界。

 

然後結局的時候,看著挽留楚門的那個電影製作人我就想說

或許這個節目所創造的財富是一個原因之外...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他想要保持住他理想中的『烏托邦世界』

楚門....所待的世界.....被設計出來的世界......雖然不是100%的完美

但的確會是最接近『烏托邦』的世界啊。

 

 

最後我想說

如果眼睛看到的東西不一定是真的的話

我又該怎麼確定,現在的我,所處的一切不是被設計的?

所以我必須打從心底相信

儘管有個設計師的名稱叫做.....

 

 

『Destiny』。

 

 

IS it real?or  Fake?

告白【Confession】

於是,最後的源頭終究脫離不了

人壓根在心裡的

需要愛的靈魂,都是害怕寂寞。

假如生命真的是如此沉重,那就不會像是紅色顏料一樣...

 

用完即丟。

 

 

 

真正的兇手是誰?

沒有誰可以脫離的了關係

就像是松隆子一開場的法律說,似乎也能說明

法律下存在的漏洞,縱容了許多罪惡

假如年少的靈魂因為懵懵懂懂,故需要人給予更多的包容和關懷

那麼因此被殺,被傷的魂魄,又該何去何從?

 

弱的人會去欺負更弱的人

而強的人呢?

在此要懷疑的問題是,真的有強的人存在嗎?

每個人都只是在利用別人的血液來讓自己的傷口結疤

哪知道塗上去,頂多只是讓傷口潰爛快一點而已。

 

表面上的正義者

看起來的正義者

又有多少,是實際去了解自己執行的正義?

卡在『眼見為憑』這樣一個盲點而已。

而其中不乏於湊熱鬧者

就像是兇手B

為求認同,言聽計從的犯人B的放大版

 

 

 

活著

感覺就像是為了吃人,同時也被人吃這樣一件事情。

 

片末,到轉的時間,都是渴望重來

像是那一顆從小孩手中接獲的糖果

想要重拾希望,重返純真,重新擁有

但,終究是只能按照大地的規矩,順著時間轉動

 

 

 

 

所謂的重新來過

不過只能成為場白說

 

不是啪渣,是咚將

那.....應該是生命的聲音吧?

 

是說,我喜歡這首配樂

Radiohead是一定要的,我就不多說了XD

 

 

原著:煠灱

華麗年代(Nine)

真理與自由︰康德哲學的存在論闡釋」一書簡介當中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

"...存在者不僅要通過超驗的感性時一空才成為現實的(wirklich),而且必須在理性的思辨運用中,也即在知性範疇的構造中才成為真實的...."

而這似乎正好反應者裏頭的導演角色古多所面臨的心境

現在的你光有想像是不足夠的,因為世人欲求的是實在的一面

所以身為造夢者的你,光是天馬行空是不夠的,你必須面對他們所架構的現實,實際的去展現出來。雖然看似簡單,但是對於造夢者來說或許這會是造夢者覺得最難的一件事情吧?

因為你會無法拿捏夢和現實之間的差別

進而後頭,我想起那位專門設計衣服的老太太(?)

訴說著現在的電影導演都專注於『存在論』這樣一件事情

專注於存在不存在,自我與否不是全然的壞事

但如果過於,就會成為一種著魔而無法脫身...陷入混沌。

 

有的人會認為肉體上的滿足比精神上更難以補足

但是,我卻覺得精神上的黑洞,比起肉體上更深邃更難以看透

而且肉體上的滿足到後面都會延伸成『貪心』『不滿』『完美』

而這不正是精神上不滿足的表徵?

 

 

我似乎又想起了『彼得潘症候群』這一個文明病。

 

來談談裏頭的一些畫面

片子前面的有段眾多女人都跑出來的畫面

古多從一開始靜坐著苦惱Page1 1 1,進而走向女人堆

像是在沉浸於裡頭,實質在找出他所要的女人

女人,一開始是女人

結果結束時也是女人

而女人是否也正是象徵著古多的慾望?如此眾多

明明擁有特別,但卻沒有唯一

永遠在尋找

也永遠不滿足

直到走到了死胡同

才明白一切的開始就是個錯

戲落

兒時的自己跑出來,告訴失落兩年的古多

『...開始了』

 

還是得振作展開下一個步驟

一聲『開麥啦』

燈光重新點照,象徵的或許是微弱光芒打算重新展開

那麼在後頭的女人,或許就是那句老話

 

 

 

『成功的男人後面都有個偉大的女人』

 

 

原著:煠灱

2013年10月12日 星期六

2013/10/13 老師分享

精彩影片(要跟blog有關)之短片"那該死的靈魂住在66億個視界"

 

我們無法像衛生紙一樣扔進馬桶裡沖掉

A+B的靈魂

只是需要一個擁抱

還有敲醒我們的鐵鎚。

影片介紹:

感受四面八方的視界
犯賤地 自虐 自戀 自信 自負
呼吸著同一時空的氣息
原來 我們相同
地址都在名為靈魂的街上

等待 寄出
無論 高潮低迷
都在這了
毫無保留
就先把眼鏡脫了
把表皮卸下
表裡不一的曖昧
先入為主的 演出



明志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
97學年度 畢業專題設計製作


世界上有66億人口
每天每分每秒每個 人
都扮演著想呈現在別人面前如何的自己
卻停止與內心對話
不願面對自我最真實的一面
用先入為主的表面來衡量別人
表裡不一地說著或做著道貌岸然的事
其實源於內心著實 感到害怕、脆弱、驚恐
無關好與壞
或許在脫掉那些這些身外皮囊後
會發現自己的靈魂
隨心之想 心之所欲 都操之於己
不會這世界改變而有所變遷
就算世事萬物更迭
打開心 依然視而可見
發現最真實與純粹
其實存於同一個地方
我們 很像
該死地住在66億瞳孔裡
在虛擬與真實的洪流交錯
尋得平衡與重新面對的勇氣


主題:
人性本善,人性偽善,
一個靈魂能住著66億個視界,
沒人能得知另一人的外皮下是住著什麼樣的人,
就算是心靈相近的伴侶也有貌合神離的灰色地帶。
許多人內心道貌岸然、表裡不一口,
如此衝突矛盾地發生在這地球上每分每秒。

這樣的心理狀態,其實是有趣,充滿無限遐想!
影片探討著內心層面的世界,
導入黑色幽默的趣味手法來完整主軸。
無關對錯、無關嚴肅的道德觀,
以此角度放大人性,放大你我,
也放大生活、對自我生命的省思。


說明:
我們有時只站於生命的表皮來理解世事萬物,
然而這看似正常,
卻又心理影響生理的奇特行為,
影響了整個世界社會,
讓它帶著病態視若無睹地運轉下去;
這樣一體多面的人性城市充滿了劣與偽,
我們藉以這樣的角度深入探討。
帶著詼諧,拼湊將要失控的人生拼圖,
為它紀錄些許瘋狂自虐的情感,
在撕吼的片刻下得以聆聽最真實的自己,
在該死混濁的魂魄裡沉澱出純粹,點燃出口,
重回最初,無須偽裝、無須畏懼,
字句段落就在內心敲打,
重拾自我最深處的低語對話。


注釋:
馬桶好似那些我們不願談論.訴說
或是 不願表現給別人知道的污點

我們都曾該死的希望某個自己能夠消失

但是一但消失 我們會否也失去了某些本能及防衛

盲目的吸收 無意識的吞食
囚禁了自我 亦錯視了世界

 

華爾街:金錢萬歲 (Wall Street: Money never sleeps)

如果我當年經濟學有好好學的話,或許這部片對於我這方面會有許多幫助(應該

教授,對不起,我看完才發現

當年我有好好學(?但是我已經保存的好好的並規還給您了XDDDDDDDDD

以下是正題。

這是一部真的很"劇情"的電影,而裡頭也記錄著人對於慾望的貪婪是無止盡的。

要說人類已經沒救了嗎?

但也是因為人類內心這一股慾望才能驅動人們生存的渴望

而人們對於生存的渴望卻又同時帶動著時代的進步(因為不停的競爭)

只是所謂的進步,用的方法和結果卻不一定是眾人覺得『好』的。

再來戲一開始的那個老路,最後選擇自殺,還真的是預料中的事情@@

為此我也再次知道

除非你的心已經完全被利益給薰心,不然站在企業TOP上的你

將會對於背負好幾萬人的就業、生活金錢來源等等許多的壓力和責任

雖然老路選擇自殺方式看似逃避公司將面臨倒閉的問題

但是就連平凡的我們、比他年輕的人都無法做決定或者背負了,更何況是一個腳已經踩進一半棺材的老人?

再來,看著女主角選擇的男人。

讓我想起來人們在擇偶的時候都會選擇和自己父母相似的

(不管自己願意與否)

原因是那些和自己父母相似的人,是最能和自己生活符合的人,也就是習慣相處的人

片中,仔細一瞧,原來還真的=)

 

最後,片子的結論也真的點出現代人的弊病

『所謂的瘋狂就是做著相同的事情,卻期待不同的結果。而每個人瘋狂的時間都不同,但是如果當大家一起瘋狂的時候會怎樣?』

這句話在片子裡雖然應用在投資上(然而造成了經濟大亂這個果)但…

應用在我們『人』本身也不為過。

 

 

 

原著:煠灱

天空之城《Laputa:Castle in the Sky 》

原本不存在的世界瓦解了,而促使的源頭竟是應該不能到達那裏的現實。

 

這部融合柏拉圖『理型界』和喬納森·斯威夫特『格列佛遊記』的動畫,在動畫的背景地點上不但參考了位於希臘的梅特歐拉(剛好柏拉圖是希臘的哲學家),裡頭的人物設定和其年代更是效仿斯威夫特當時所處的大英帝國工業時代,讓這部動畫還沒有看到後頭就已經感受到這三者的密切融合。

 

不同的時代背景都會擁有著不一樣的思考,在柏拉圖的思想當中認為人有兩個世界,一個是靈魂所處的;形式的智慧、理性世界。另一個是身體所處的、我們所感覺到的現實世界,而所謂的理型界所追求的更是一種永恆。

 

之後時空轉變到了斯威福特,理型界變成了不是那麼美好的世界,裡頭不但充滿著人性的醜陋,追求永恆反而是一件會讓能力退化的事情,完完全全的把柏拉圖所建築的理想的抹滅,但也因為這樣被後代提出來評判,柏拉圖的思想才得以重新被人給思考,而不至於像灘死水在原地逐漸被蒸發。

 

然後轉眼到了現在,宮崎駿將斯威福特建立的國畫成了中心有著一棵象徵性支撐的大樹,應該只有靈魂才能到達的世界,卻成了現實(肉體)所追求並也抵達的地方。感覺上像是訴說著人和靈魂所處的地方並沒有如此的不可攀得吧?

 

「根要紮在土壤裡,和風一起生存,和種子一起過冬,和鳥兒一起歌頌春天」這句肯得亞山谷的詩歌出現在這部動畫當中緊接著希達最後瞭解了拉普達帝國失落的關鍵:「不管你擁有了多麼驚人的武器,操縱著多少可憐的機器人,離開土地就無法生存的!」,隨後女主角希達和男主角巴魯念下象徵毀滅的咒語,拉普達這個國家所留下的技術、能力資產盡數毀滅,只留下那棵根露出來的大樹,不斷向上攀身而我想這是否就代表著所謂的『理想』並沒有一定的絕對,可能像場夢,你以為抓住了然後又飛走了。而如果你真的得到了,其實你也已經不算活著,因為你就靜止在這裡,這個只有你自己的世界。

 

不過在這部片的後面,我也聯想到烏托邦這個理想的世界,因為在宮崎駿筆下的拉普達不但是一個擁有高超技術的國家,在那裏(只希達他們到達的那時)我看到的不只是不同於天下的紛擾,更是動物和機器人和樂相處的鳥語花香。只是人類到達了那裏伴隨無止盡的慾望,喚醒了被封印在拉普達國度裡的機器大軍,摧毀了原本的寧靜。

 

如果說理想世界的形成是出於人的渴望,那麼毀滅它的我想會是人的慾望。

原著:煠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