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2日 星期六
精彩影片(要跟blog有關)之短片"那該死的靈魂住在66億個視界"
我們無法像衛生紙一樣扔進馬桶裡沖掉
A+B的靈魂
只是需要一個擁抱
還有敲醒我們的鐵鎚。
影片介紹:
感受四面八方的視界
犯賤地 自虐 自戀 自信 自負
呼吸著同一時空的氣息
原來 我們相同
地址都在名為靈魂的街上
等待 寄出
無論 高潮低迷
都在這了
毫無保留
就先把眼鏡脫了
把表皮卸下
表裡不一的曖昧
先入為主的 演出
明志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
97學年度 畢業專題設計製作
世界上有66億人口
每天每分每秒每個 人
都扮演著想呈現在別人面前如何的自己
卻停止與內心對話
不願面對自我最真實的一面
用先入為主的表面來衡量別人
表裡不一地說著或做著道貌岸然的事
其實源於內心著實 感到害怕、脆弱、驚恐
無關好與壞
或許在脫掉那些這些身外皮囊後
會發現自己的靈魂
隨心之想 心之所欲 都操之於己
不會這世界改變而有所變遷
就算世事萬物更迭
打開心 依然視而可見
發現最真實與純粹
其實存於同一個地方
我們 很像
該死地住在66億瞳孔裡
在虛擬與真實的洪流交錯
尋得平衡與重新面對的勇氣
主題:
人性本善,人性偽善,
一個靈魂能住著66億個視界,
沒人能得知另一人的外皮下是住著什麼樣的人,
就算是心靈相近的伴侶也有貌合神離的灰色地帶。
許多人內心道貌岸然、表裡不一口,
如此衝突矛盾地發生在這地球上每分每秒。
這樣的心理狀態,其實是有趣,充滿無限遐想!
影片探討著內心層面的世界,
導入黑色幽默的趣味手法來完整主軸。
無關對錯、無關嚴肅的道德觀,
以此角度放大人性,放大你我,
也放大生活、對自我生命的省思。
說明:
我們有時只站於生命的表皮來理解世事萬物,
然而這看似正常,
卻又心理影響生理的奇特行為,
影響了整個世界社會,
讓它帶著病態視若無睹地運轉下去;
這樣一體多面的人性城市充滿了劣與偽,
我們藉以這樣的角度深入探討。
帶著詼諧,拼湊將要失控的人生拼圖,
為它紀錄些許瘋狂自虐的情感,
在撕吼的片刻下得以聆聽最真實的自己,
在該死混濁的魂魄裡沉澱出純粹,點燃出口,
重回最初,無須偽裝、無須畏懼,
字句段落就在內心敲打,
重拾自我最深處的低語對話。
注釋:
馬桶好似那些我們不願談論.訴說
或是 不願表現給別人知道的污點
我們都曾該死的希望某個自己能夠消失
但是一但消失 我們會否也失去了某些本能及防衛
盲目的吸收 無意識的吞食
囚禁了自我 亦錯視了世界
華爾街:金錢萬歲 (Wall Street: Money never sleeps)
如果我當年經濟學有好好學的話,或許這部片對於我這方面會有許多幫助(應該
教授,對不起,我看完才發現
當年我有好好學(?但是我已經保存的好好的並規還給您了XDDDDDDDDD
以下是正題。
這是一部真的很"劇情"的電影,而裡頭也記錄著人對於慾望的貪婪是無止盡的。
要說人類已經沒救了嗎?
但也是因為人類內心這一股慾望才能驅動人們生存的渴望
而人們對於生存的渴望卻又同時帶動著時代的進步(因為不停的競爭)
只是所謂的進步,用的方法和結果卻不一定是眾人覺得『好』的。
再來戲一開始的那個老路,最後選擇自殺,還真的是預料中的事情@@
為此我也再次知道
除非你的心已經完全被利益給薰心,不然站在企業TOP上的你
將會對於背負好幾萬人的就業、生活金錢來源等等許多的壓力和責任
雖然老路選擇自殺方式看似逃避公司將面臨倒閉的問題
但是就連平凡的我們、比他年輕的人都無法做決定或者背負了,更何況是一個腳已經踩進一半棺材的老人?
再來,看著女主角選擇的男人。
讓我想起來人們在擇偶的時候都會選擇和自己父母相似的
(不管自己願意與否)
原因是那些和自己父母相似的人,是最能和自己生活符合的人,也就是習慣相處的人
片中,仔細一瞧,原來還真的=)
最後,片子的結論也真的點出現代人的弊病
『所謂的瘋狂就是做著相同的事情,卻期待不同的結果。而每個人瘋狂的時間都不同,但是如果當大家一起瘋狂的時候會怎樣?』
這句話在片子裡雖然應用在投資上(然而造成了經濟大亂這個果)但…
應用在我們『人』本身也不為過。
天空之城《Laputa:Castle in the Sky 》
原本不存在的世界瓦解了,而促使的源頭竟是應該不能到達那裏的現實。
這部融合柏拉圖『理型界』和喬納森·斯威夫特『格列佛遊記』的動畫,在動畫的背景地點上不但參考了位於希臘的梅特歐拉(剛好柏拉圖是希臘的哲學家),裡頭的人物設定和其年代更是效仿斯威夫特當時所處的大英帝國工業時代,讓這部動畫還沒有看到後頭就已經感受到這三者的密切融合。
不同的時代背景都會擁有著不一樣的思考,在柏拉圖的思想當中認為人有兩個世界,一個是靈魂所處的;形式的智慧、理性世界。另一個是身體所處的、我們所感覺到的現實世界,而所謂的理型界所追求的更是一種永恆。
之後時空轉變到了斯威福特,理型界變成了不是那麼美好的世界,裡頭不但充滿著人性的醜陋,追求永恆反而是一件會讓能力退化的事情,完完全全的把柏拉圖所建築的理想的抹滅,但也因為這樣被後代提出來評判,柏拉圖的思想才得以重新被人給思考,而不至於像灘死水在原地逐漸被蒸發。
然後轉眼到了現在,宮崎駿將斯威福特建立的國畫成了中心有著一棵象徵性支撐的大樹,應該只有靈魂才能到達的世界,卻成了現實(肉體)所追求並也抵達的地方。感覺上像是訴說著人和靈魂所處的地方並沒有…如此的不可攀得吧?
「根要紮在土壤裡,和風一起生存,和種子一起過冬,和鳥兒一起歌頌春天」這句肯得亞山谷的詩歌出現在這部動畫當中緊接著希達最後瞭解了拉普達帝國失落的關鍵:「不管你擁有了多麼驚人的武器,操縱著多少可憐的機器人,離開土地就無法生存的!」,隨後女主角希達和男主角巴魯念下象徵毀滅的咒語,拉普達這個國家所留下的技術、能力資產盡數毀滅,只留下那棵根露出來的大樹,不斷向上攀身…而我想這是否就代表著所謂的『理想』並沒有一定的絕對,可能像場夢,你以為抓住了然後又飛走了。而如果你真的得到了,其實你也已經不算活著,因為你就靜止在這裡,這個只有你自己的世界。
不過在這部片的後面,我也聯想到烏托邦這個理想的世界,因為在宮崎駿筆下的拉普達不但是一個擁有高超技術的國家,在那裏(只希達他們到達的那時)我看到的不只是不同於天下的紛擾,更是動物和機器人和樂相處的鳥語花香。只是人類到達了那裏伴隨無止盡的慾望,喚醒了被封印在拉普達國度裡的機器大軍,摧毀了原本的寧靜。
如果說理想世界的形成是出於人的渴望,那麼毀滅它的我想會是人的慾望。
原著:煠灱
末路浩劫《The Road》
當世界已經失去原本的色彩
活著,是一件苟且偷生的事情還是奮戰?
這部片子讓我聯想到了毀滅倒數28天這部電影
而理由包含著人性,只是這部片子沒有活死人,存在的是讓人無法肯定回答
活死人比較恐怖還是人類?這樣一個問題的人性。
已經無法變更的事情
生活的日子,說是還有快樂在等待也只是自欺欺人
該思考的也不是奮戰與否的問題,而是你活著是為了什麼?因為什麼選擇活著?
這樣一個問題。
想到村上龍在小說『共生蟲』後面提到的希望論
沒錯。
在這樣只剩下恐懼,人和人都在互食的時代,你只要還有希望
那就是你活著的理由。
不過,我想。
如果我是片中的主人翁,或許會選擇一槍斃命讓我的腦漿灑滿著早已變調的世界。
原因就只是單純的脆弱而已。
人就彷彿成為昔日的食用豬
被放置在地窖當中。
每個人全身赤裸,男女老少。
有的腳被鋸斷,有的則是沒有了手,而他們唯一的共通處就是仍在喘息的活著
連祈求一死都是多餘的願望。
當世界末日來臨?
原本就殘存在人心裡的人性就會這樣子崛起吧?
每個人在你的眼裡都成為好吃的肉。
而與著相反的人,卻因為對人性徹底醒悟的絕望
不知道還能相信什麼
懷抱著內心那小小的卻強烈的
對於生存的熱情
持續奮戰。
但之後有著的是什麼?
生存這件事情
不管在哪裡,都顯得十分辛苦。